“普法+心理健康”创新融合 为女职工送上"双维关爱"

近日,在青岛市按摩康复医院的会议室里,一场专为女职工精心筹备的讲座热烈开展。此次讲座由青岛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举办,将法律维权与心理服务同步输送给职工,是工会服务模式的一次突破性尝试。
讲座现场,青岛市总工会律师服务团刘紫意律师采用“法条+案例”的讲解模式,重点剖析了婚姻财产分割、共同债务认定、家务补偿制度等女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。针对“全职主妇权益保障”这一焦点,刘律师通过某市法院判例,详细解读家务劳动补偿制度:“新规完善了对家务劳动补偿的参考因素,如案例中全职太太获得15万元补偿,这体现了法律对家庭贡献的认可。”当提及“婚后父母出资购房的归属问题”时,台下响起阵阵讨论声,此时心理老师巩斐适时引导:“大家现在感受到了焦虑,正是权益受损引发的连锁反应。”随即带领全场进行呼吸放松训练,将法律认知与情绪管理巧妙衔接。
现场设立的“法律体检站”和“心理减压角”形成服务闭环。刘律师针对彩礼返还、子女抚养权等具体问题提供咨询,巩斐老师运用沙盘疗法解析婚恋焦虑。女职工们纷纷表示:“以前维权讲座总让人感到沉重,现在既有法律‘盾牌’又有心理‘减压阀’,感觉真正被理解了。”
双部门协同不是简单叠加,而是创造“1+1>2”的服务增值。此次联合讲座,深受职工欢迎,达到了预期效果。法律知识帮助女职工们筑牢权益保护的底线,心理健康知识则为她们注入积极生活的能量,两者相辅相成。下一步,中心将持续深入研究职工群体的法律需求和心理特点,整合资源,进一步优化提升服务,切实增强职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,做好职工的“娘家人”。